中国传统民俗游戏,民俗游戏中的文化瑰宝

小编

亲爱的读者们,你是否曾在某个悠闲的午后,或是热闹的节日里,被那些充满童趣的传统民俗游戏所吸引?那些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游戏,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回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传统民俗游戏的奇妙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吧!

一、滚铁环:童年的记忆

还记得那个手拿带钩的控制棒,铁环在你的指挥下随心所欲地滚动的场景吗?那时候,不论是铁环、竹环,只要是环都能拿来滚。趟水塘,过路障,正钩滚,反钩滚,不仅练技能,更能练体能。假如玩呼啦圈能帮你减肥,我建议你去滚铁环,绝对能减肥,而且健美。

二、笃笃笃:童谣中的游戏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核桃四斤壳,吃侬肉,还侬壳,张家老伯伯,问依讨只小花狗。”这首儿歌形象、生动、有童趣,听了叫人忍俊不禁。这首儿歌在我们那时候是不会被记载的,只是孩子们在游戏中传唱,这是他们自己创作喜爱的作品。

三、盯橄榄核:精准的挑战

用橄榄核作玩具,这在当时的男孩子中风行一时。在地上划个方框,各自摆上自己的橄榄核。瞄准、拉开、放,有时嘴也帮着发力:“出去!”目标被击出框,可再盯,反之被别人盯,以此类推。由于橄榄核是两头尖中间胖的造型,大小不一,胖瘦不等,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要盯准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嵌在地砖缝隙里的,即使盯到它也无济于事,还有的则是把橄榄核的一头磨出一个子面,或是把橄榄核的两头都磨掉,一枚小小的橄榄核在他们手上能玩得乌黑发亮,能玩得花样百出,能玩到在睡梦中也在心痛输掉的大宝将”,惦记着小黑皮”手里的王中王”。

四、扔沙包:团结的力量

“扔沙包游戏是一项简单但极具趣味的活动。其规则为:两人分别在场地两边投掷沙包,但不得越线投掷。其余人则在场地内跑动,被沙包扔中者,出局;若接住沙包,则可拉回一名被淘汰的人员,若场内满员,则可累积一次机会。”这种游戏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他们在游戏中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共同为胜利而努力。这种团队精神不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还培养了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舞狮、打春牛、放爆竹:节日的狂欢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

打春牛,又称鞭春,是汉族旧俗,流行于中国许多地区。立春时节在迎春仪式上打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身高4尺,长8尺,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

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中国传统民俗游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让我们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这些游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