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游戏,著作权保护再引关注

小编

你知道吗?最近游戏界可是热闹非凡,各种被判的新闻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今天,我就来给你详细扒一扒这些被判游戏的故事,让你了解一下游戏界的法律风云。

一、泄密风波:蚕豆网被判赔33万元

首先,咱们得说说蚕豆网。这家网站在两年内发布了近百条《原神》涉密游戏内容,简直让人瞠目结舌。这些内容涉及游戏角色数值、武器数值、技能描述、卡池信息等,可谓是游戏的核心机密。更过分的是,蚕豆网还把这些内容称为“内鬼爆料”,以此吸引眼球,牟取非法利益。

米哈游作为《原神》的开发商,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侵权行为。于是,他们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蚕豆网赔偿经济损失。最终,法院判决蚕豆网赔偿米哈游33万元,并要求其发布声明消除影响。这可是全国首例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认定传播涉密游戏内容行为构成侵权的生效判决,意义非凡。

二、换皮风波:《万国觉醒》诉《指挥官》游戏换皮案

接下来,咱们聊聊《万国觉醒》诉《指挥官》游戏换皮案。这个案件一审法院认定侵害视听作品著作权,判赔1000万。二审法院却认为游戏结构、系统体系、数值策划及对应关系等属于玩法机制设计,不构成作品,不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但被告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获利金额远超1000万,因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个案件可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到游戏换皮这一敏感话题。所谓换皮,就是指在原有游戏的基础上,改变游戏角色、场景、道具等元素,使其看起来像是一款全新的游戏。这种做法虽然能吸引玩家,但同时也侵犯了原游戏的著作权。

三、商业秘密保护:安杰世泽成功代理全国首例涉游戏策划方案作经营秘密保护案获胜诉判决

再来说说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代理的一起涉游戏策划方案作经营秘密保护的案件。这家公司的一名员工在离职时,擅自将公司游戏策划方案上传至个人网盘,并前往同行业其他公司面试。公司发现后,委托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提起侵害商业秘密之诉。

法院依法认定未公开的游戏数值、玩法策划方案等信息构成商业秘密,该员工的行为构成侵害商业秘密,并依法判令其立即停止侵害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这可是我国涉游戏策划方案作经营秘密保护的第一案,有力地保障了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游戏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代充服务:网店提供游戏“代充”服务,被判赔偿6万元

咱们聊聊网店提供游戏“代充”服务被判赔偿6万元的案件。这家网店在拼多多平台开设店铺,提供游戏生命值及道具的代充值服务,让玩家跳过广告直接获取。这种行为却侵犯了游戏运营商的合法权益。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的行为挤占原告通过游戏版权应享有的上下游相关市场,存在因此获利并导致原告获益减损的可能性,二者存在竞争关系。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经济损失60000元,并承担连带责任。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游戏行业在法律层面已经越来越规范。无论是泄密、换皮、商业秘密保护,还是代充服务,都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这也提醒我们,在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要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游戏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