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皮筋游戏规则,民间游戏的规则与乐趣

小编

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在街头巷尾,跟着小伙伴们一起跳皮筋呢?那欢快的节奏,那俏皮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今天,就让我带你重新回味那段美好的时光,一起探索跳皮筋游戏的奥秘吧!

皮筋的魅力:回忆中的童年

跳皮筋,又称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是一种流传于20世纪50至80年代的民间游戏。那时候,一根长长的皮筋,就能让一群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弹性十足,长度大约在3米左右。固定好皮筋,就可以开始跳跃的旅程了。

游戏规则:跳皮筋的奥秘

跳皮筋分为单人跳和集体跳两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跳法。

单人跳皮筋

单人跳皮筋由两个人拉着皮筋,中间的单人跳或多人依次轮流跳。跳法从脚踝处开始,逐渐升高到膝盖、腰部、胸部、肩头,甚至头顶。难度越来越大,跳者用脚不许用手钩皮筋,边舞边唱着自编的有一定节奏的歌谣。

跳皮筋的动作花样繁多,包括挑、勾、踩、跨、摆、碰、绕、掏、压、踢等10余种基本动作。这些动作可以组合成各种花样,让人眼花缭乱。

集体跳皮筋

集体跳皮筋是将数条皮筋拉成各种图案,如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边形、菱形、斜线形、人字形、八字形、波浪形、扇面形等。由许多人同时参加,共同完成各种动作。

比赛方法:挑战自我

跳皮筋比赛要求选手必须在三个不同高度上做出三组不同的动作,每组动作不得少于2-3个。整套动作要求准确熟练、连贯协调、舒展活泼、自然大方。

比赛时间因年龄而异。儿童组1分30秒至2分30秒,少年组2分30秒至3分30秒。正式比赛要配以健康活泼、节奏感强的音乐,跳皮筋的动作要和音乐节拍协调同步。

比赛最高10分。分配比例:高度占3分,动作数量占5分,动作质量与音乐占2分。

跳皮筋的歌谣:传承文化

跳皮筋时,常常伴随着一些歌谣。这些歌谣不仅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也传承了民间文化。

比如,“橡皮筋,脚上绕,绕在脚上跳呀跳。像飞雁,似小鸟,先跳低来后跳高。跳过山,跳过海,跳过祖国台湾岛。见亲人,小同胞,同跳皮筋同欢笑”。

还有,“柳树弯,颂判扰柳树弯,柳树弯到小河边,河里的鱼,河里的虾,河里的青蛙叫呱呱。冰棍一,冰棍二,光吃冰棍不学习。老师问他一加一,他说等于冰棍一。我们冲桐的K,来到北京队,中华人民卡拉OK”。

跳皮筋的好处: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跳皮筋是一种全身运动,主要以下肢动作为主,加以手臂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跳皮筋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弹跳力,对发展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每天连续跳7-8分钟,还能发展耐久力,促进心肺功能的提高。此外,跳皮筋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重拾童年的快乐

跳皮筋,这个曾经陪伴我们度过无数欢乐时光的游戏,如今依然魅力不减。让我们一起重拾童年的快乐,感受跳皮筋带来的乐趣吧!